21世纪经济报道走进百望云 畅谈数字科技创新之道
2023/28/11
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科技创新扮演愈加重要角色的当下,融资难、融资贵仍然是民营科创企业发展的潜在难题。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去年底以来,围绕科创、民营经济,中央层面出台多项措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更是联合印发了《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推出25条具体举措,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在此背景下,“21世纪经济报道”【科创金融圆桌派】走进百望云,旨在共同探讨金融科技精准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coo金鑫畅谈在当前国家倡导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百望云如何携手银行及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创新,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普惠金融服务和数字化u球体育app下载的解决方案。以下为百望云coo金鑫的访谈实录摘选。
21世纪经济报道:
从去年年底开始大力发展科创到现在,市场可见对于科创的热度是持续的提升。那么就切身的感受而言,您看到了哪些变化?
金鑫:
从我自身来看,科技创新的热度倒不是从去年开始的。我能感受到的,对于我们互联网行业、信息技术行业、大数据分析这个赛道上,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的。当然,百望云在2015年成立,也正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其实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年来,特别是疫情之后,变化还是非常的显著。技术已经成为了对国家经济的助推,对企业经营的助推,包括每一个个人生活的变化,从我的角度我来看它是一个驱动力。
第一方面,就是政策方面,政府陆续出台扶持民营企业,鼓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这些方面的政策,都提供了很好的市场环境。所以说企业也愿意在技术上面坚定的去投入。
第二个方面,其实我们看到的就是技术本身的蓬勃发展。我们都知道大数据,云计算,云原生,包括我们说的人工智能,ai,还有chatgpt的发展都在为信息技术赋能,在to b、 to c、 to g,甚至to f金融科技这样的行业领域里面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技术本身的突飞猛进,是我能够深刻的感受到的。
21世纪经济报道:
那么我们想进一步探讨的是,科创企业中,民营企业是主力,那么在当前鼓励科创又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的今天,民营科创企业这一群体的发展如何?怎么评价当前对于科创和民营经济扶持的各项政策,尤其是金融方面的支持呢?
金鑫:
百望云是在一个最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我们享受到了国家政策各方面的,包括市场环境宽容度较好的一个红利期。所以说这些年,从政府的资金支持,也从资本市场的关注度,以及从金融机构的融资这些角度,我们都能感受到各行各业在来自于政府金融机构各个层面的,对于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支持和包容。
比如说,我们在各地政府的交流中都能感受到招商引资的一些政策,税务优惠的一些政策,对于科技型企业的吸引力和支持力度,都是让我们心动的。那也看得出来,各地政府为了吸纳有先进技术领先性的企业都是非常舍得去投入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金融机构对于民营科创型企业的支持。确实如主持人所说,由于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的一个特点,在传统的企业信贷中,很重要的方式是以应收账款或者有资产的抵质押为主要的授信方式,如何去运用自身的信用,甚至技术资产评估来作为信用的支撑,百望云也做了很多的探索。
再有,在金融创新方面,面对更广袤的民营经济体量,银行面对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史诗级的命题。它根本的原因在于广袤的中小微市场和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个信息不对称的打透是要依托于我们数字经济发展的成熟度来支撑的。
数字经济是很好的为银行能够为小微企业解决对行业产业的了解,对于小微企业上下游的了解,对中小微企业经营的了解,进行全面的深刻的数字的解剖,以及生成全面的客户画像。
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对于小企业来说,银行在哪里其实他是不清楚的,银行有多少产品他更加不清楚;对于银行来说,在获客的环节中又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客群,而百望云作为一个生态,可以解决企业与银行间连接的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对于科创民营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已经遇到或者未来有可能遇到的痛点、难点有哪些呢?
金鑫:
关于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上遇到的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其实是民营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意识。对于科技本身来说,需要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话语权。从专利、从相关知识产权申请的重视程度上,需要更多的民营企业去关注。比如说,百望云自主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ofd版式相关技术,是基于国家标准gb/t 3319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版式产品,满足用户对电子文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用的需求。
![](/uploads/image/opu2101/74ceed2d-b0d5-45bb-a594-a9d2f7385de2.png)
第二方面,我相信应该是一个相对普遍的现状——技术创新和商业应用上的矛盾。企业面对技术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在商业上产出有效的价值,在经营压力面前和技术创新的定力面前的平衡和选择。我相信,在现在的这样一个政策支持的背景下,也需要更多的金融机构对于技术投入持续的输血,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一定会涌现出来越来越多技术领先的先进企业。
第三方面,其实就是人才,对真正的科技型人才的培养要有耐心,要有更长期的容忍度,必须要去给他更多的试错机会,面对着快速发展的技术革新,我们今天的创新可能明天就被拍在了沙滩上,所以说对于企业来说,你只能向前奔跑,不断的去自我革命,不断的去拥抱变化,这是我的一个感受。
21世纪经济报道:
我从金总的分享当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决心和信心,并没有说一提到痛点我们就去抱怨生活的艰辛,抱怨环境的不好。上述的讨论当中,我们也看到在各行业的科创民营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瓶颈。
今年以来,从监管到金融机构集体发声力挺科创企业,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也做了许多创新的尝试,企业需求也在持续的变化。银行的综合金融服务对于科创企业的经营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还可以从哪些需求发力,还存在哪些问题?
金鑫:
说到银行对于科创型企业的服务,一个叫标准化信贷,一个叫投贷联动。其实银行需要提升的空间还是存在的,银行业对于产业了解的深度,其实存在一定的盲区,因为产业市场相对来说隔行如隔山,都存在着一定的内部客观规律。那么如何把握这些规律?它需要有专业的行业分析师和分析报告,更好的方式是用产业真实数据来解决问题。
所谓的行业差异化有多大?制造业、零售行业等等在经营上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有的是强供应链属性的,有的交易客单非常集中,但交易的稳定性如何去保障,这个产业的上下游是否已经在长鞭效应下产生了一些产业上游的风险等等。这些产业的困局其实对于银行来说是没有办法去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银行在企业信贷额度的资金满足上,还是有提升的空间。那么如何去解决轻资产、以纯数据纯信用的方式去提升对民营企业真正的资金需求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会采用投贷联动的方式,那么就必须要引入银行在投资领域给民营企业以支撑。所以我非常的看好看中商业银行在投贷联动上能够做到一个质的发展和飞跃。
21世纪经济报道:
进入我们今天的最后一个问题,民营科创企业的春天到了吗?或者说这个春天的到来,您认为还需要哪些前提条件?
金鑫:
民营经济应该说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整个经济结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民营经济需要的支持和环境因素非常多,包括政策环境、投资环境,也包括人才、组织的升级、内部的管理、产业的协同、还有文化的建设,都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去解决必须要去面对的问题。
百望云,作为北京市科技创新百强企业,也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踩中了非常好的时代节点上,应该说我是充满信心的,我们的春天马上就要到来了。我们在“金税三期”时就是一个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发展起来的一家企业,现在正值“金税四期”落地的一个关键期,百望云有更广大的机会来服务民营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金融活水正在源源不断的流向科创领域。在今天的最后,请对科创明企业做一份展望和寄语、畅想一下未来。
金鑫:
民营企业首先是一位创业者,创业者骨髓里的是创业的梦想。我在这里寄语广大民营企业能够秉承自己创立企业之初的那一份初心,为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贡献我们民营企业的一份力量。